第十三讲   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 

教学内容静电场力的功,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微分关系,静电场中的环路定理

教学目的掌握电势差、电势概念,掌握电势叠加原理;理解静电场的保守性

教学背景上两讲从力的观点描述静电场的物质性质,本讲从功能关系描述静电场的物质性。

教学安排本讲学时安排为120分种(两个学时多一些),在后续的第十五讲学时安排为80分钟(两个学时少一些)。

学生情况电势、电势差的概念,中学已经学过,同学不会感到陌生。但是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关系的物理意义感到陌生。

教学媒体:演示动画 (胡其图《大学物理学V2.0》)+  电子教案

教学模式:知识信息接受模式。以对比方法引入、分析、建立重要电势概念

本讲重点难点

  • 重点之一 ——电势差、电势概念

  • 重点之二 ——由已知电荷求电势

  •  难 点    ——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关系的物理意义及应对电势的两种计算方法的两种积分上下限的区别。

教学方法

  引入设置类比式提问,将静电场力与万有引力场类比,引导同学得到静电场是保守力场的结论。  

二、对重点的处理          

对重点之一把握电势概念建立的循序渐进: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电势.理顺关系,强调重点(在电子教案中有充分体现),范例示教。

对重点之二:范例教学方案,每个例子是一种求电势的方法。最后提问,让同学罗列归纳出几种方法。并要求同学将每一种方法的步骤、特点、优点能自己 总结出来以加深对几种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三、对难点的处理 :  范例教学在例子中设“陷”式提问:在点电荷的例子中可设问:积分是否可写成 ,并分析的区别。范例教学常在例子中设“陷”式提问:在带电圆环例中:将积分限 故意写成让同学发现错误,从错误中加深对两个积分区别的掌握。

《课堂讲授》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