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本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物理系"十一五"风采展顾

2012年03月12日 01:25  点击:[]

   “十一五”期间,物理系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师资队伍及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学生创新活动精彩纷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1、队伍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积极吸引优秀研究生,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攻读学位。成立专家督导组,对年轻教师进行跟踪指导;组织理论物理研讨班,坚持定期活动,通过讲座和研讨提高大家的理论物理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目前,在职教师39名,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7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菏泽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菏泽学院学科带头人3人、中青年学术骨干3人;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为在读博士,40岁以下教师100%具有硕士学位。“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理论物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2、学科专业建设。集聚了一批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敢于攻坚克难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扩充了基础物理实验室、电子信息实验室,新建EDA、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学实验室、“分子模拟”实验室等,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设水平名列全校前茅。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理论物理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拓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新模式,与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公司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物联网方向)学生(计划60人)已获教育厅批准,计划2011年招生。
  3、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教学管理,严肃考风、严明考纪,设立标准考场,严格执行准考证号、学号、座号及打草纸号与学生本人“五统一”。坚持有目标的教研活动,系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座谈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持完成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课题1项、菏泽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项,发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教学参考书5部;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科学研究。突出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教师的交流意识、精品意识、特色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倡导学科组成员之间、不同课题组之间的学术交流。深入对黑洞理论的研究,强化研究品牌;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IWOP(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开展国内少数院所从事的凝聚态理论、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理论研究,拓展研究新亮点。长期与中科大、北师大、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物理学院(系)保持密切联系;邀请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作兼职教授;到兄弟高校访问,搜集信息,交流感情;派学术骨干参加全国量子光学、凝聚态物理、相对论等学术研讨会。近年来,黑洞物理学研究,在省内独树一帜,孟庆苗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黑洞辐出度”,并据此研究了黑洞的热辐射规律;李传安教授最近把圈量子统计应用于黑洞量子效应研究,很有意义。由李洪奇、徐兴磊、徐世民三位教授提出并建立的多粒子连续变量纠缠态表象、多粒子中介表象及最近提出并建立的两体组合坐标、组合动量表象,两体组合中介表象以及纠缠相干态表象等,均受到国际及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被多次引用,这些表象的建立将为解决两体及多体耦合动力学问题提供新方法,可望填补某些方面的空白。2006年1月以来,在《Phys.Lett.A》《Opt.Lett.》《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81篇SCI、EI收录研究论文具有菏泽学院知识产权。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7项。学科组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青年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研究课题1项,学校科研基金项目8项。
  5、人才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大力实施学生创新教育工程,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吸收有潜力的学生参与重点学科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各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5人获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2项、“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三等奖3项,获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14人获山东省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8人获二等奖,山东省高教杯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物理学专业2009年、2010年本科毕业生各有一篇论文在《大学物理》发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小组,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训练;与诸多厂家建立关系,安排学生实习、就业,为学生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

上一条:物理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 下一条:物理系全体教职工学习学校教学整改和迎评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当前工作

关闭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大学路2269号综合实验楼  邮编:274015  办公室电话:0530-566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