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菏泽学院物电学子赴小井镇:躬耕“三下乡”启航“小荷学堂”纪实(十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3日 16: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七月匆匆谢幕,八月悄然登台 。小井镇“小荷学堂”的清晨,被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唤醒。晨读时,他们大声背诵古诗,拉着教室里穿梭的志愿者老师检查成果,这份对知识的热忱,课间都未曾降温。“好啦,下课再背,先上课。” 志愿者轻声催促,孩子们才恋恋不舍放下古诗书,余韵仍在教室飘荡。

墨香沁心:书法课上的文化传承

书法课率先开场,“王彬至老师” 提笔示范毛笔字 “中國” ,笔锋游走间,墨香四溢。孩子们反复观摩后,接过毛笔尝试书写。“这里应该这样写……” 老师握住孩子小手,带着一笔一划勾勒,青涩的 “中國” 跃然纸上,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墨香里悄然扎根。


书法4


光影铸魂:影视鉴赏与党史的联动

当影视鉴赏课邂逅党史课,《建党伟业》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孩子们端坐在屏幕前,目光满是认真。虽年纪尚小,未必全懂情节,却深知革命先辈为幸福生活的牺牲,明白他们值得最纯粹的敬意,红色精神在观影中,默默滋养童心。


影视鉴赏《建党伟业》3


暂别与期待:调研通知里的温暖 “小插曲”

中午放学前,孩子们得知下午“小老师们”要外出调研,暂别学堂,不舍瞬间爬上稚嫩脸庞。有孩子小声问:“回来还可以补课吗?” 一位志愿者玩笑回应:“明天我来上课,你们来不来?” 本是随口一说,孩子们眼睛却瞬间点亮,齐声喊 :“来!” 志愿者忙笑着解释 “逗大家呢,不过调研归来,咱们课堂更精彩”。 童真的期待与青春的 “小调皮” 碰撞,让暂别也满是温暖,续写小荷学堂夏日故事 。

小荷学堂的八月首日,诗韵浸润成长,墨香传递文化,红色光影点亮信仰。孩子们在知识滋养中蜕变,与志愿者的互动里,把平凡日常,谱成乡村教育最动人的乐章,为八月开篇写下温暖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