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善策
班级:2023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班
实践岗位: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镇政府
实践感受:这个暑假,作为“青鸟计划”的一员,我走进了杨官屯镇政府,担任前台接待工作。这方小小的服务窗口,成为了我观察基层、服务群众、历练自我的宝贵平台,也让我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最直观、最深切的体会。
初到岗位,本以为前台工作相对简单。然而,真正坐在这里,才深知其责任之重。这里是政府面向群众的第一道门面,是政策传达、信息沟通、矛盾疏导的“前沿阵地”。每天,我迎接着形形色色的来访者:有咨询政策的老人,有办理业务的村民,也有带着问题寻求帮助的普通百姓。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热水,是拉近距离的开始;耐心倾听、准确记录、清晰指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深刻体会到,前台工作无小事。无论是复印一份证件、指引一个窗口、接听一个电话,还是安抚一位情绪焦急的村民,都关乎政府形象,都牵动着群众的切身感受。


实践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沟通”与“共情”。面对诉求各异的群众,我努力克服最初的紧张与生涩,学习如何清晰、准确地解释政策条文,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解疑问,如何在对方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耐心疏导。我明白了,服务不仅要讲“程序”,更要讲“温度”。一次成功的沟通,往往能让带着困惑而来的人,怀揣着明白和满意而归。这份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份理解群众疾苦的同理心,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不易与伟大。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为村民排忧解难的对话,感受到了那份扎根乡土、服务乡亲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的执行者,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这段前台接待的实践经历,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褪去了学生的稚气,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分量。窗口虽小,天地却大。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服务在于细微之处见真章,在于用真诚和耐心架起信任的桥梁。未来,无论走向何方,这段在杨官屯镇政府窗口服务的经历,都将是我人生中一笔珍贵的财富,时刻提醒我:服务人民,始于足下,见于细微,贵在真诚。青鸟归巢,带回的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更深沉的热爱与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