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子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六)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 17:4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姓名:李庆楷

班级:2024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

实践岗位:枣庄市峄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实践感悟:坐在峄城区人社局劳动仲裁岗位的办公桌前,指尖划过刚整理好的法规汇编,突然意识到,这场青鸟计划的实践,正悄悄重塑我对“家乡”和“责任”的理解。

来之前总觉得劳动仲裁是冷冰冰的法律事务,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里藏着最鲜活的民生温度。前辈们处理案件时,既有对法律条文的绝对敬畏,又有对当事人处境的细腻体察——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逻辑,让我明白公平正义从来不是机械的条文适用,而是用专业搭建起理解的桥梁。



这段日子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以前总觉得家乡的发展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才看清,那些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举措,那些规范市场秩序的努力,都是家乡向前走的坚实脚印。劳动仲裁看似是解决纠纷,实则是在为家乡的用工环境“筑基”,让劳动者敢就业、企业敢发展,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发展智慧,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责任”二字的分量。在学校里了解到的法律条文是抽象的,但在这里,每一条规定都可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计。这种认知上的转变,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与其追逐远方的喧嚣,不如扎根脚下的土地,用自己的能力回应身边的需求。

实践还在继续。我知道这段经历会成为日后回望时的重要坐标:它让我看见家乡的另一种模样,也让我明确了自己可以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或许这就是青鸟计划的意义——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让游子与家乡重新连接的修行。


9AF07


在峄城区人社局的青鸟计划实践,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家乡的新视角。在人社局的实践经历,才真正了解到人社部门的意义。这段经历打破了我对政务工作的刻板印象——这里没有想象中的“按部就班”,而是充满对群众需求的回应。前辈们熟稔政策又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让我明白民生工作既要专业,更要用心。如今再看家乡,多了份归属感。原来家乡的发展,就藏在这些为群众办实事的日常里。而我,也在这场实践中,找到了与家乡同频共振的方向。